黑带实力及以上选手则必须在 93' Geo Metro 这样的掀背车里做事。

所以这是一项类似军事行动的运动。强弱不止在膀子更在脑子,在于对地形与环境的认知。
所以出租车司机成为了获得胜利最多的职业。

比赛一般会有三个回合。
头两回合发生在副驾与主驾座,一回合结束后两人互换出生点。
开赛前选手需要系好安全带,为社会做出良好表率。

如果前两回合未决胜负也没分生死,选手便前往后座进行最后冲刺。

和龙珠里天下第一武道会规则相仿,想在比赛结束后从裁判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你可以让对手站不起来,也可以把对手扔出擂台。

许多人认为这种新型格斗似乎有点不专业,冒险,高危。
但是俄罗斯车内摔跤仍然吸引了一大批自信的个性参赛者与忠实观众。
柔术界权威媒体《柔术时报》,MMA官方网站,及路透社体育版均对车内摔跤进行长篇报道。



路透社认为有证据证明该项运动正在向美国渗透。
而一旦特朗普的选民接触到这项运动,相信它将立刻在美国变得伟大。

俄罗斯车内摔跤由巴西柔术及柔道黑带选手,MMA注册运动员维肯蒂·米赫耶夫创立。
据称米赫耶夫创立车内摔跤的灵感源自他在新闻里看到的一则报道,里面提到在所有易发生冲突的场合里,车内是一个排名靠前但很少被人注意的空间。

虽然干着武行的事,但米赫耶夫是数学博士。
他为人神秘,网络上只能找到一张他上传在领英的模糊照片。

运动创立之初,许多格斗界人士并不认它能经受住时间考验。
但俄罗斯亿万富翁费尔蒂塔兄弟的巨额投资和资金支持永远改变了这一格局。
果然学好数理化找谁融资都不怕是资本市场亘古不变的真理。
离谱的生意,背后通常都是靠谱的人在运营。
就像P站CEO费拉斯安东要是没有职业黄色小说家的身份,MindGeek董事会根本不会接受他的应聘。

现在很多人抱怨创业环境封闭,所有风口已经像神父头顶的毛发一样消失殆尽。
但事实上从来没有什么所谓风口。
事在人为,创意才是永远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受车内摔跤启发,现在我认为格斗界的下一波流行,将会是吃饭时摔跤,滑板上摔跤,上班码字时摔跤,商场更衣室摔跤,或是超市冷柜里摔跤中的其中之一。
公益,本身就是最大的生意。